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

强直性脊柱炎于20世纪末,由美国风湿病协会将该病正式更名,我国现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万,发病率在0.1%至0.4%之间,尤其是年轻男性更容易遭受强直性脊柱炎的侵袭,发病一般在20至30岁,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疼痛与其它导致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很难区别,因此,患者可能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然未被确诊及治疗,导致明显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特点:

常起病隐匿,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发生于青年男性16到25岁最为高发,常自下而上发展自臀部骶髂关节上行发展到颈椎,常伴发多种其他疾病如周围关节炎,结膜炎,心脏传导阻滞等。

强直性脊柱炎症状:

1·早期症状:早期仅表现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

2·关节表现:多数患者最先出现骶髂关节炎,早期出现臀髋部和腰背部疼痛或发僵,久卧或久坐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有的患者感臀髋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随病情进展病变由骶髂关节向腰椎,胸椎,颈椎发展,常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关节外表现:

1·心脏病变: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可发生心绞痛,少数发生主动脉肌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2·眼部病变:25%的患者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和葡萄膜炎,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要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3·耳部病变:部分患者会发生慢性中耳炎。

4·肺部病变:少数患者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

5·神经系统病变: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从而引起脊髓压迫症。

常见病因:

1·遗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一般在家族中患病的几率较大。

2·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

3·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

4·患者自身及周围环境因素:年龄,体质,营养不良,气候,水土,潮湿和寒冷,均可对本病产生影响。

发病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HLA一B27密切相关。正常人群的HLA一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我国约有6%~8%的人为阳性,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一B27的阳性率为90%左右。另有资料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在患者家系中为4%,在HLA一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级亲属中高达11%到25%。这提示HLA一B27阳性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大约80%的HLA一B27阳性者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椎炎,以及大约1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一B27阴性,这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菌群及肠道炎症。

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

1,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2,保持良好的立姿及坐姿,每天定时作深呼吸,扩胸,挺直躯干等强化背肌与腹部柔软度的动作。

3,避免脊椎过度受力和弯曲。

4,应尽量避免脊柱过度负重,受力或弯曲,以免使病变加重,尽量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

5·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或热敷减轻症状。

6,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7,注意饮食卫生,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尽量避免憋尿及便秘。

治疗方式:

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慢作用抗风湿药进行治疗,手术及理疗等,但其疗效不显著,并且复发率高,安全性差,对病情的缓解作用不明显。近年来相关研究是根据生物疗法,即通过使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适当康复性训练,效果较好。并且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与自身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免疫功能会出现紊乱,且出现各种组织损伤,干细胞移植对患者本身的伤害极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想选择。通过细胞移植能对患者失衡的免疫网络进行重建,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得以长期缓解,同时修复被破坏的软骨及关节组织。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用来改善自体免疫疾病。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代孕——乌克兰的社会选择

成功申请拿到30天有效乌克兰电子签证(附详细攻略)

使馆通知:关于领侨处暂停接证及地址搬迁的通知









































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