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Parenting

嘉佳育儿说

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浑身起皮疹”“嘴里长泡”而发愁,今年也不例外,种种迹象表明,手足口流行季来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每年的4月至7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尤其5月份以后,将进入春夏季流行季节。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大多数患者出现皮疹、口腔疱疹,部分患者伴有发热。

生活中,儿童和家长均需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搞好家庭的居住环境卫生,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保证婴幼儿的饮食卫生。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同时,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属于法定传染病。建议手足口病门诊病例自发病之日起隔离2周,住院病例自出院之日起隔离1周。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1、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其他儿童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传播。

3、消化道传播:食入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家庭日常预防手足口病

这8点很重要!

1、勤洗手

宝宝饭前、便后、接触患儿后、接触公共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爸妈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宝洗手。爸妈在和宝宝玩耍、替宝宝更换尿布或处理便便后也要洗手。注意啦,洗手要彻底。

2、勤消毒

定期清洁常用物品表面,宝宝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用具还有门把手,以及厕所的卫生,厕所的地面、台面、牙具、用具这些都要定期消毒。宝宝的衣服、尿布、毛巾、被褥等物品,要经常换洗和晾晒。

3、勿食生

不给宝宝喝生水,不给宝宝吃生冷食物。

4、勤通风

家里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少扎堆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宝宝到市场、车站、游乐场等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6、早就医

宝宝出现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就医过程尽量将托幼机构、班级等信息告诉医生,以保证相关单位能够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

7.重隔离

得了病的宝宝就别回学校/托幼机构,也不要到公共场所游玩,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小朋友。和家长也要做好一定隔离,注意不要用自己咀嚼过的食物喂孩子,也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

8、防并发

居家宝宝,家长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