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妈妈以为冬季是因为天气寒冷,宝宝才容易发烧感冒,等到了夏天才知道,各种病魔照样找上门。

因为气温升高,湿度大,很容易促使细菌生长、繁殖迅速,各类食物、水果保存不当都会滋生细菌,孩子肠胃功能差,吃了就可能衍生出各类疾病

下面小婴就为大家整理一下春夏季宝宝多发的疾病,妈妈们也好提前学着应对和预防,有备无患。

痱子

病因:

由于宝宝出汗较多,导致汗腺导管闭塞。汗液在体内无法排除,会渗入到周围组织引起刺激,在汗孔处发生疱疹或丘疹,痱子便由此产生。

症状

痱子是因为皮肤汗孔被阻塞引起的,通常长在宝宝的头部、前额等处。刚开始是皮肤发红,后来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者丘疱疹,比较密集。长了痱子后,会据痒、疼痛,有时还会有热辣的灼痛的表现。

预防和治疗:

注意室内通风干燥,保持周围空气凉爽。洗澡水中可放入适量去痱水,洗澡后为宝宝擦适量爽身粉。若宝宝已长痱子,在局部为宝宝涂痱子粉,或用清凉止痒的洗剂为宝宝清洗。

若宝宝身上长有脓痱,最好用炉甘石洗剂等为宝宝清洗。经常让宝宝喝绿豆汤、冬瓜粥等消夏解暑。

暑热症

病因:

暑热症是宝宝特有的疾病,一般由于气温炎热,宝宝体内温度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失导致,多发于6—8月。

症状:

宝宝患暑热症,一般会表现为高烧、口渴、多饮多尿等。高烧时宝宝体温可达39—40℃,持续时间较长,当外界气温下降时,体温可暂时下降待天气转凉时自然痊愈。宝宝患有暑热症时,每天排尿次数可达十多次甚至更多,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其它情况均正常。

预防和治疗

宝宝的房间应保持空气流通、凉爽,必要时可使用空调降温,一般温度控制在26—28℃即可。日常饮食应保持清淡,富有营养,适当为宝宝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常用温水给宝宝洗浴,帮助宝宝身体散热,切勿滥用抗生素。

手足口

病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可引起宝宝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日常接触的物品均可称为传染源,6—10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

症状:

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

若家长发现宝宝有手足口病发病征兆,应立医院治疗。宝宝若不慎感染手足口病,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此外,夏季宝宝出汗较多,家长应多为宝宝换洗衣物,注意被褥清洁,尽量不要让宝宝抓挠皮肤,以免溃烂化脓。

肠道蛔虫性腹泻

病因:

夏季季气温升高,生活中宝宝接触的很多物品都容易滋生细菌和蛔虫卵,蛔虫卵进入宝宝体内便会产生蛔虫病。宝宝经常用手抓食物、把不干净的玩具放入口中均会导致蛔虫卵进入体内,特别是宝宝的指甲中很容易产生蛔虫卵,家长应格外注意。

症状:

宝宝肚脐周围不定时的反复绞痛或隐痛,宝宝身体消瘦乏力,会伴有轻度腹泻,排泄后疼痛稍缓。有时宝宝还会出现痉挛、磨牙、夜惊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

宝宝蛔虫病治疗较为简单,家长只需遵医嘱进行用药即可。平时应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让宝宝不在地上玩,平时多给宝宝剪指甲,不要给宝宝吃蚊虫叮爬过的食物。

注意事项

夏季很多的宝妈都要注意孩子,夏季穿衣服少,尽量减少宝宝磕碰,外出多带件衣服,毕竟公共场所开的空调度数有点低。

平时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这样也有助于增进食欲。饮食也要多样化,由于宝宝夏季的食欲较差,妈妈尽量换着花样来,丰富的花样可以调动宝宝的新鲜感。

夏季是孩子最容易发病的时期,家长一定要警惕起来!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婴爱前线是广州蕴宝企业旗下的品牌,蕴宝企业从年以来对母婴产品供应链积淀,于年6月正式成立,开启全国品牌连锁,终端门店已超多家,目前已完成10大品类75个系列超过个单品,涵盖0-6岁宝宝和妈妈吃,穿,住,行,益,智,育七大类!主营母婴卖场、婴儿游泳馆、产后修复、儿童主题乐园、职业催乳、小儿推拿、婴儿理发、早教八大王牌项目的科学组合全力打造“婴爱前线”母婴乐购园。

01

丰富的母婴产品总部仓库配送

获得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

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