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季传染病来势汹汹

不少孩子都纷纷中招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这对“闪亮兄弟”当属罪恶之首

它们最爱对1-7岁的宝宝“下手”

常常让娃哭闹、发烧、吃不下饭

你要说它们是“真老虎”吧

它们却几天就不治而愈了

但要是把它们当“纸老虎”吧

这“哥俩”又可能会带来

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专家也重点强调“切勿当做普通感冒延误治疗”

那疱疹性咽峡炎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

与普通发烧感冒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家长们又该怎样预防呢?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四季均可发,常见于夏秋季,大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

○发病原因: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EV71为主)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强,早教班、幼儿园易成重灾区。(宝爸妈没有感染病毒,亲吻宝宝不会传染;即使感染,大人传给宝宝的几率也很小。)

○主要表现:急性发热、咽部疱疹、咽喉痛、流口水、厌食、呕吐甚至抽搐等。

○发病过程:

1、潜伏期(3~5天)

无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

突发高烧38~40度,伴有咽红、食欲不好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

除高烧外,上颚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

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导致出现流口水、拒食等症状。

温馨提示:

1.发病期间通常会伴有咽喉疼痛,可使用开喉剑、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

2.自愈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会经历水疱期、高烧阶段及溃疡期。对孩子来说,溃疡期是最难受的时候,孩子不发烧了,但是也吃不下东西。流口水是溃疡期患儿的明显症状,但这通常意味着孩子的病要好了。

3.病情严重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差、肢体抖动、出冷汗、面色不好、四肢发凉、频繁呕吐、高热不退等症状,这就表示病情较重,医院就诊。

另外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一般5-7天可自愈,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

疱疹性咽峡炎病状与手足口病相似

如发烧不退、口中出疱疹、不吃饭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

又被称为“隐形手足口病”

因为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同一类病毒引起

且都具有传染性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

与普通感冒及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vs普通感冒

蓝色区域即为疱疹性咽峡炎会发生黏膜疹的区域

相同点: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

不同点:

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病后表现为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发热,体温38℃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由柯萨奇A组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相同点:手足口病的病毒和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病毒有很多是重叠的,高发于“六一”前后、5岁以下儿童中,以粪口传播或呼吸道传播为主。

不同点:

①症状不同,手足口病除了嘴巴、掌心、脚板心和肛门周围也会出现透明的小水泡,而疱疹性咽颊炎只是在口腔上颚、颚弓和扁桃体两侧长水泡,且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比手足口轻。

②风险不同,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而疱疹性咽峡炎虽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即不会出现重症。

听说这两个病过几天就好了

医院吧?

错!!!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目前,这两种病确实没有特效药可治,用抗生素也没用,医生一般是对症治疗。

比如,对发烧超过38.5℃的孩子,医生会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还可以用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手段辅助降温。

一般来说,多数孩子都是轻症,一般发病5~7天就自愈了。

但是!别以为这对“表兄弟”只是浪得虚名,它们发狠起来,也是很吓人的!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医生建议:

只要出现手足口病症状

医院就诊

有少数病情较重的孩子

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留有后遗症

家园齐预防,孩子少受罪

幼儿园作为孩子生活和游戏的场所,必要的每日消杀是如今幼儿园工作的重点。

每天下午孩子离园后,老师会向教室、桌椅、操场和大型玩具等各个角落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教室里的地面,墙面、厕所,洗刷间,都会用稀释过(1:)的消毒液擦拭。

每班在完成消毒工作后都要在群里通报,并上传消杀照片,班级之间相互竞争,每个班级的老师都努力把消杀工作做到最好!

同时,每周请专业的消杀公司进行全面消毒,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消毒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每位教职工都能自觉做好消毒卫生工作,加强消毒意识,保证消毒工作的正常运转。

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幼儿才能在我们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同时也为家长减轻了后顾之忧。

孩子在家,家长记住医生教的这几招:

1.勤洗手

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都要洗手。

医生特别要提醒,在游乐场玩过,一定要及时洗手。

一部分小朋友的手足口病,就是通过接触一些公共设施传染的,比如商场门口的婴幼儿摇摇车、游乐场的滑梯等。

小朋友在玩耍后,如果没有及时认真洗手,用手抓东西吃,或者直接吮手指,就很容易中招。

2.流食为主

如果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饮食以清淡为宜,食物不要太热,吃清淡、易消化的粥或面食等,不吃刺激性食物。

3.少去人多的地方

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4.保持口腔卫生

保持清洁常漱口,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5.注意公共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如无纸巾,可用肘关节),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不要和别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6.做好消杀、通风

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家中的玩具、家具和厕所等,可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并不可怕

只要合理的预防和应对

疾病就会离宝贝远远的

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

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年幼儿园招生信息

招收1.6-6岁幼儿

开设爱心班、小班、中班、

大班、幼小衔接班

不限户口区域

身心健康幼儿均可入读

(更多优惠活动,可致电或添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