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
潜伏期一般为2~4天,最长的可达7天左右;体温升高至40~41度,精神抑郁,食欲减退。
诊断方法症状观察特征是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病牛首先是体温升高,精神抑郁,脉搏加快,结膜潮红,反刍减弱,流涎,跛行。判断方法
寻找口腔、脚部和乳头上的水泡
流口水
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舌面及颊部黏膜出现蚕豆至核桃大小的水疱。口温升高,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常挂在嘴边。
注意跛脚问题
虽然口腔发病会很快愈合(大约10至12天),但脚上破裂的静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愈合,并可能成为细菌二次感染的蓄水池,导致慢性跛脚,严重时蹄壳脱落。哺乳牛-寻找在乳头上积聚的水疱
这些水疱或小疱可能会破裂,就像在脚上一样,在乳头内和乳头上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乳腺炎)。
怀孕奶牛有流产、产死胎等症状。
新生犊牛发病较急,不形成水疱,表现高热、极度衰弱、心功能紊乱,有时可见腹泻,1~2天后会因心肌炎而死亡,部分犊牛会不见任何症状而死亡,剖检可见瘤胃溃疡和心肌炎。
疑似口蹄疫的防控要点封锁、隔离,彻底消毒,隔离患病牛只,避免与健康牛接触
认真处理患病牛破损部位,做好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