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作为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历来就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的习俗。立夏之日起,天气渐渐炎热,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均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因此被称为“疰夏”。
传说每年立夏之日,孩子们胸前悬挂煮熟的鸡鸭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吃蛋的习俗流传到现在。
鸡蛋被誉为营养丰富的食品。鸡蛋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铁、钾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婴儿的成长有一定的益处。
但食之过多,易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鸡蛋病”。
为什么孩子不宜吃过量的鸡蛋?
1.鸡蛋具有发酵特性,如婴儿的皮肤化脓生疮,吃鸡蛋会加剧脓化。
2.如宝宝连续多天吃上若干个鸡蛋,超过身体需要,孩子的胃肠负担过重,易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
营养专家认为:
1.婴幼儿需通过吃蛋黄来补充身体不可或缺的铁元素。
2.未满1岁的婴儿初食时,把1/4个蛋黄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
3.1—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
4.1岁半—2岁的婴儿,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
5.年龄稍大一些后,每天吃1个蛋。
那么,孩子怎样吃鸡蛋好呢?
(1)选择新鲜鸡蛋
鸡蛋新鲜时营养价值高,蛋内的营养成分没有破坏。鸡蛋敲破后如见黑色物质,说明有毒物质产生,这样的鸡蛋千万不能吃。
(2)生鸡蛋勿吃
1.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能和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使后者在肠道吸收减少。生物素是人体内的辅酶,一旦缺乏会引起感觉过敏、皮炎及消化道不适等症状。
2.蛋清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阻止体内胰酶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一些细菌可从母鸡卵巢直接进入鸡蛋,也可在鸡下蛋或下蛋后污染蛋壳,经蛋皮气孔进入蛋内,易造成婴儿感染疾病。
3.民间土方:吃生鸡蛋治疗小儿便秘。这样既治不了便秘,还会传染一种”弓型体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此病发病较急,一般常见的病症是肺炎、心肌炎、脑炎、斑丘疹,常常导致死亡。
(3)做婴幼儿易于消化的食物
1.3个月左右小婴儿适于吃蛋黄泥;
2.5—6个月婴儿适于吃蒸蛋羹、冲鸡蛋、卧鸡蛋、蛋花汤;
3.10个月左右的婴儿适于吃煮软鸡蛋;
4.1岁以内的婴儿不宜吃煎鸡蛋,炒鸡蛋菜。这些食物易造成消化不良,影响宝宝食欲。
假如在宝宝的粑粑中,发现有如蛋白状的物质,说明孩子的肠胃不好,不能很好地吸收蛋白质。对于这些孩子,家长最好把蛋黄伴煮到其它食物中一起喂食。
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暂时不要吃鸡蛋,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婴幼儿体内各种脏器都很娇嫩、脆弱、尤其是消化器官,经不起强烈刺激。
鸡蛋是一种难消化的食物,给宝宝吃鸡蛋需要特别注意适量,不要认为吃得越多越好,鸡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鸡蛋最好,不宜用开水冲鸡蛋,更不能给孩子吃生鸡蛋。
做靠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