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幼儿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幼儿常见病,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这两种幼儿常见病又到了高发期。那么,这两种病有什么特点,又该怎样预防呢?看看安次三幼保健医的介绍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幼儿的餐具、玩具用完之后要及时消毒。
2.不吃生冷的食物,保证食材安全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刷牙。
4.疾病高峰期,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5.多运动、多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多以突发高热开始,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及时为餐具消毒。
2.早晚要仔细刷牙、漱口。
3.去公共场合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好口罩等。
4.清淡饮食,吃一些清热去火、易消化的食物。
5.如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如何区分?
一、发热
手足口病:一般中低热,体温不高于38.3℃,持续1-2天恢复正常。
疱疹性咽峡炎:突发高热,体温38.9-40℃可能伴有抽搐,约2-4天退热。
二、咳嗽流鼻涕
手足口病:有。
疱疹性咽峡炎:有。
三、有无疱疹
手足口病:先发热随后出疹子,灰白色小疱疹或者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疱疹性咽峡炎:出疹子伴有发烧,白色小疱疹。
四、疱疹部位
手足口病:多数先出现在口腔,咽部较轻或没有,后发展到手、足、臀部、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仅出现在口腔内,咽痛明显。
五、严重程度
手足口病:1%的患儿会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重诊情况,甚至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极少出现重诊患儿。
六、传染
手足口病:通过粪便、飞沫和接触感染,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通过粪口或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不强制隔离。
七、病程
手足口病:潜伏期2-10天,大概1-2周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大概一周左右治愈。?
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常常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