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刊封面宝宝小饼干发送宝宝照片+昵称给小宝,有机会成为下期封面宝宝噢!封面宝宝图片与正文内容无关每次宝宝水嫩嫩的小脸蛋,小宝都会忍不住上去深深的亲一口“mua~”,相信很多爸爸妈妈和老人家也肯定有这个习惯。不过你知道吗?当你用亲亲的方式把爱和关心传递给宝宝的时候,也同时会把一嘴的“病毒”传染给宝宝。亲吻病,你家宝宝中招了吗?其实所谓的“亲吻病”只是一个噱头。因为,如果小宝把它的全名说出来,肯定会吓坏妈妈们。亲吻病:它是由种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像父母亲吻儿童、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发生感染。其中包括:传染性肝炎、幽门螺旋杆菌、肺结核、脑膜炎、病毒性感冒等经呼吸道传播疾病、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等口腔疾病、宝宝口水增多,消化功能疾病等等!这些都是潜伏在成人体内没有发病的细菌,或者是那些因成人抵抗力免疫的病毒。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英国一名父亲吻了仅两个月大的儿子后,导致孩子感染疱疹病毒,最终因多个器官衰竭而夭折。国内,也出过不少因大人亲吻引发的事故。引用其中一条在武汉,据称一名2岁的萌娃被人亲过之后,竟然开始发起高烧、口歪眼斜、面部瘫痪。到医院抽血检查后,医生发现萌娃原来感染了EB病毒,该病毒存在于人的口腔和咽喉分泌物中。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俗称“亲吻病”,患病与被大人亲吻有直接关系。就在上个月,应该有不少妈妈的朋友圈被这样一则消息刷屏了:“大家不要亲吻孩子了,再喜欢也要克制,新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会让孩子高烧40度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到无法进食。医生警告,不要亲吻孩子,这个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传染的。”好纠结,那么以后妈妈们要怎样避免不让宝宝换上“亲吻病”呢?首先,要避开一下7种“怪蜀黍”的袭击NO.1—出现水疱妈妈如果发现亲吻宝宝的人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防护措施: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NO.2—浓妆淡抹爱美的女士,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NO.3—伤风感冒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防护措施: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NO.4—口腔疾病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防护措施:妈妈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NO.5—出现皮疹妈妈一旦发现亲吻宝宝的人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的朋友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防护措施:一旦妈妈或朋友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隔离,并积极治疗。NO.6—拉肚子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防护措施:如果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NO.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如果想亲吻宝宝的人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最后,小宝给喜欢亲宝宝的大家一个建议:宝宝的小脸蛋虽然可爱,可是想亲之前,请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口腔。如果实在忍不住,以“小鸟啄一下”来取代口水交换吧~宝慧育儿课程开课啦!名儿科医生免费为您在线授课,育儿从此无烦恼!报名方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