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六月都是
都是让家长们瑟瑟发抖的
「病毒传播爆发期」
其中,有一个病毒“团伙”,它们主要找5岁以下儿童下手,一旦遭受它们的袭击,宝宝们多会咽痛、厌食、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小疱疹或皮疹,别提多难受了。
罪魁祸首
就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各地一些班级甚至因此停课
就诊患儿人数剧增
据广东疾控5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它们专挑5岁以下的小宝宝下手,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是它们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往往出现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疱疹性咽峡炎和口腔溃疡有什么不一样或许大家看看图片会更好理解那么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什么关系呢?他俩好比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毒瓜,虽然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是临床表现却不尽相同,有时候手足口病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比较手足口病疱疹(左边是较严重的情况,右边是较轻微的情况)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颊炎
怎么辨别?
1.从疱疹的位置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
不同处: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2.从症状上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处: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随后就诊时发现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发热时间会持续3~5天。
大多数的手足口病是先发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体温不高于38.3℃,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3.哪种更可怕
疱疹性咽颊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病要更危险。
疱疹咽峡炎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病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发现孩子手脚长水泡后,更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表现。
如果家里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家长该怎么处理呢?由于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大部分有重叠,导致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感染后的处理方式也相同。1.放轻松,但也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