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课室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脚本:小燕儿
责任编辑:二爷
心内科满布诊断陷阱,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压塞、肺栓塞等分分钟要命的疾病,每每遇到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如何巧妙避开这些陷阱?现代医学对于疾病治疗已有一套可遵循的临床流程,诊断环节就成了提高风险性极高的疾病预后的一道重要关卡。对于心血管常见的旋风杀手,需做到慧眼识病,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允许的时间内获取全面信息。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尽可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这时应警惕两个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和主动脉夹层,危险性就不言而喻了,相比之下主动脉夹层来得更加凶猛。虽然症状都是剧烈胸痛,有些情况下两则的确难以鉴别,但还是可以从病史询问、体检及辅助检查中摸到蛛丝马迹。
(一)病史采集
既往史多有心绞痛发作史——心肌梗死,起病前少有胸痛症状——主动脉夹层
现病史发病时血压降低——心肌梗死,发病时血压多不降反升——主动脉夹层
(二)体格检查
视诊虽症状均为剧烈胸痛,但疼痛的程度、部位、表现、转移性疼痛还是有差异的。
胸痛程度:阵发性胸痛转为持续性胸痛——心肌梗死,胸痛症状一出现即达到顶峰——主动脉夹层
胸痛部位:主要在前胸——心肌梗死,主要在胸背部——主动脉夹层
胸痛表现:主要是压榨样闷痛,大汗淋漓,疼得不敢动或不想动——心肌梗死,主要是撕裂样疼痛,多无法忍受,辗转反侧,极为烦躁——主动脉夹层
转移性疼痛:神经系统(昏厥、偏瘫)、泌尿系统(腰痛、血尿)等其他系统症状更应支持主动脉夹层。
顺便提醒一句,对一过性意识障碍后胸痛患者,应考虑主动脉夹层。当主动脉夹层累及神经系统时,首发症状多为晕厥及意识障碍等,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触诊手指触诊:疼痛加重,且明显感觉是表皮疼痛,带状疱疹可能性大,尤其在疱疹未出现前易误诊为心绞痛。
测血压、摸脉搏:主动脉夹层两侧肢体血压及脉搏明显不对称。
叩诊基本可以忽略,除了叩诊呈鼓音的气胸。
听诊如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心脏听诊这时可能派上用场,第一心音减弱可能是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呼吸音微弱、无力,要考虑心包压塞。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梗患者心电图有特征性动态改变,ST段抬高,T波倒置;正常者多为主动脉夹层;普遍导联全抬高,就要考虑心肌炎。
顺便提醒一句,心电图提示下壁心梗时,还应考虑心梗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可能是主动脉撕裂漂浮的瓣膜堵塞住右冠脉导致下壁心梗。
心肌酶:虽诊断心梗的特异性高,但前4小时可能并不出现上升。
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夹层简单有效的方法。
增强CT:高度怀疑夹层时直接上。
(一)病史采集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考虑主动脉夹层,特别是年龄40岁以上。既往有胆石症,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经历过手术或创伤考虑急性胰腺炎。
现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二)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患者的反应,主动脉夹层的疼痛为撕裂样,患者一般坐立难安,极为烦躁。
触诊腹膜炎体征(腹痛、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无法排除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
叩诊肠胀气鼓音,腹腔有渗液浊音,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听诊如果你经验丰富,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会帮你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主动脉夹层。
(三)辅助检查
血淀粉酶:无法排除主动脉夹层(夹层扩展剥离可导致胰腺缺血坏死)。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常规手段。
主动脉增强CT:高度怀疑夹层时。
胸腹部增强CT、MRI:排除急性胰腺炎。
哪些容易想当然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憋气或胸闷)、胸痛,一般会想到心绞痛。
体征:发热、心动过速及各种心律失常,一般会想到心肌炎;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下肢水肿一般会想到心力衰竭。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室增大、肺动脉压增高,血气分析示氧分压低,一般会想到心肌病、肺心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升高,一般会想到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但是,是否遗忘了容易被误诊的肺血栓栓塞症(PET)。PET典型三联征(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那么,如何在问诊、查体及辅助检查中抓住疾病的蛛丝马迹?
(一)病史采集
患者以胸闷、胸痛、晕厥等表现就诊,需询问是否有患肢疼痛或压痛,考虑年龄(高龄患者更易发生PET),询问近期是否有骨折、创伤、手术史、口服避孕药等,是否有恶性肿瘤。
(二)体格检查
注意观察是否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周径增粗等,考虑PET的可能性大。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PTE典型表现为1导联S波,3导联Q波和T波,但不超过一半。更多的是V1~4的T波改变和ST段异常、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等非特异性的心电图表现。
D-二聚体:作为首选的筛选试验。
此外,血气分析能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胸片对提供疑似PTE线索和除外其他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出现ST-T变化,CK-MB、cTnI增高,UCG、ECG改变时,想着一定是心血管疾病无疑了,但是不要忽视对病情发展的掌握,如在病程中反复出现发热、关节痛,不要忽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反复询问家族史,并检查自身抗体。
欢迎读者原创赐稿,投稿邮箱:yikeshitou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