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580330.html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01

病程

潜伏期2~5天,轻症无发热及自觉症状。大多初起有低热、轻咳、流涕,伴有口痛、咽痛、拒食,有的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等。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或破溃成浅溃疡,主要发生于舌部、软腭、牙龈和口唇。有时小水疱可融合成较大的疱疹。患儿哭闹、口腔疼痛、拒食,口腔溃疡约1周自愈。

02

位置

皮疹主要位于手足口、肘膝臀,对称发生。早期为红色斑疹,典型皮损为灰白色沿皮纹分布的椭圆形小水疱,周围有红晕。

不典型皮损为丘疱疹,有时还可见较大水疱。发生部位还可见于腋前后,亦可见全身播散情况。

03

特点

皮疹数目不定,几个至数十个不等,不痒,偶有疼痛。皮疹一般3~5天消退,无色素沉着,不留瘢痕。轻症者病程7~10天,预后良好。

04

疱疹性咽峡炎

常高热、咽痛,口腔疱疹大多位于口腔后部和软腭弓及悬雍垂上。疱疹性咽峡炎可单独发生,亦可是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05

恢复期

手足口病患儿在恢复期可出现甲分离,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保护指甲,避免甲板剥离。

06

重症手足口病

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低年龄儿多见。可并发脑膜炎、脑炎或瘫痪。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为患儿发热、恶心、呕吐、头痛、颈部有阻力,腰椎穿刺脑脊液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影响脑实质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或瘫痪,可有后遗症。亦可并发肺水肿、心肌炎;严重者可死亡。不过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不到2%,家长们不用感到惊慌哦。

治疗和护理

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并不需特殊治疗,一般1周左右即可自愈。

01

一般治疗

暂时隔离,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水分及易消化食物,保持皮肤清洁。

02

对症治疗

加强口腔护理,用淡盐水漱口。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应用敏感抗生素。可口服多种维生素。

03

抗病毒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均可。

04

疫苗注射

年上半年,全球首个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在我国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市场,大家可以提前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来源:第一儿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