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手足口病在婴幼儿和儿童中就开始多发起来,相比成年人,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而且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更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为何手足口病常发在儿童当中呢?
病从口入。一般是通过口吃进去的,而儿童不太注意卫生,经常把东西往口里塞,吃东西前不洗手,而且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十多种,平常孩子的身体又比较虚弱,所以导致孩子容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多严重?
绝大部分手足口病为轻型病例,临床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肛周以及手肘、膝关节处有皮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可伴有发热、咽痛、倦怠、乏力等症状,预后良好。仅少数病例由于病毒侵犯重要脏器,如大脑、心肺等,临床表现为脑炎、心肌炎、肺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此种病例大多病情重、进展快,甚至会出现死亡。
传播途径都是什么样?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办?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昏睡、高烧、神志不清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但是,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宝宝是个脆弱的群体,所以要格外的小心,一点点细节都不能忽视。
其实不仅仅是宝宝,对于我们自己的各方面健康也要注意,毕竟自己健康才能让宝宝更健康,除了常见的一些疾病之外,其实有一项问题大家会很容易忽视,那就是口腔问题,往往等情况严重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旺源驼奶中含有优质的免疫蛋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避免细菌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