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广东省有季节性高峰。一般来说,上半年手足口病从1月份开始慢慢攀升,4—7月进入发病高峰期。由于儿童的免疫力与抵抗力比较弱,其中被国家纳入传染病进行严格管理的手足口病又开始让大家担心不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吧!
01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01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02
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因此,不少孩子患病后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03
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04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05
虽然说“手足口病的确是会引起死亡”,但是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引起死亡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02
手足口病会有什么传播途径?
01
粪口传播:
宝贝接触过被患者污染(尤其是被粪便唾液污染)过的物品,之后又吃手,或者是没有洗干净手拿东西吃的。这种就叫粪口传播。这种方式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大。
02
空气飞沫传播:
就是我们说话时,通过空气传播的飞沫来相互传播的。
03
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会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所以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和幼教机构,人口密集的室内儿童游乐场所、医院都是容易被互相传播的地方。家庭中也可以发生互相传染,大小宝贝之间最易互相传染,这点希望引起各位宝妈宝爸的重视。
03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呢?
01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02
做好室内室外的卫生清洁工作。室内勤通风换气、洗晒衣物;避免带孩子去大量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03
每天对幼儿用品及时消毒。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03
加强幼儿免疫力。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03
做好晨检工作。每日晨检中要仔细检查幼儿的身体情况,询问幼儿有无难受。若发现可疑幼儿要及时隔离并送往就医。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