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升高,各类细菌、病毒也趁机肆虐,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为了保护幼儿健康,希望家长增强防范意识,并做好预防措施,和我们一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双博幼儿园于7月30日组织全体保育员老师进行了夏季疾病预防知识的培训。
夏季常见传染病
01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不同一般的普通“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或流行。流感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呼吸道症状较轻,而以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及乏力等。流感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夏季高温,室内一般都会开空调降温,在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的同时,也存在弊病,室外高温与室内低温这个温度差,很容易使小孩子感冒。
预防知识:
1.勤洗手
洗手是最简单的预防感冒的方式,而且确实有效,但前提是必须用香皂洗手30秒钟以上,然后用水冲干净。用洗手液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如果能保证良好的洗手习惯,他们患感冒的机会将减少50%以上。
2.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每打一个喷嚏,将有数百万的细菌喷射到空气中。打喷嚏时捂住口鼻这样做有效吗?已经有研究证明,感冒病毒通过空气直接传播的机会并不大,除非是有人直接将喷嚏喷到一个人的脸上。但无论如何,为了孩子健康,打喷嚏时请用手或纸捂住口鼻。
3.天冷穿得暖和点
我们都具备这样的常识,即天冷时给孩子多穿一件衣服。老话说得好"春捂秋冻",在天气多变的季节,及时增添衣物也是有效预防感冒的措施。
4.病人不要亲孩子
研究证明,亲一下脸对病毒的传播作用并不强,除非你让病毒进到了眼睛或鼻子里。但有些细菌是通过亲吻可以传播的,如引起喉咙感染的链球菌。
02
流行性结膜炎
这是由于被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患此症的孩子眼睛会发红、发痒、流眼泪,但是切勿让孩子用手去抓,抓伤眼睛了可不是件小事。
预防知识:
1、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不要用脏手去揉眼睛,特别是手上有口水或者是有鼻涕的,更不要让孩子去揉眼睛,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2、给孩子准备自己的毛巾,不要和别人混着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孩子,要特别的注意!
3、在结膜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游泳池、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还有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疾病。
4、如患有眼结膜炎的孩子,洗脸的时候一定是要用凉水洗,不要用温水和热水洗!
03
支气管炎
感冒迟迟不好,极大可能会患支气管炎,主要的症状是咳嗽、流鼻涕,严重者还伴随着发烧现象。
预防知识:
1、任何人接触宝宝之前均要洗手,宝宝也要经常洗手。
2、让宝宝远离生病的大人和儿童。
3、流感的季节给大人和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4、没有真正的增强免疫力针可以预防孩子感冒或者患支气管炎,还是应该让孩子每天出门适应凉空气,提高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的能力是最好的办法。
04
接触性皮炎
皮肤敏感的孩子接触到过敏原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是其中的一种。
预防知识:
1、勤洗手、勤剪指甲,防止孩子因为痒而用手抓,把细菌感染到皮肤上,甚至抓破皮肤。
2、适当的涂抹些止痒的药膏,使用低刺激性的香皂,发痒的地方最好不要过多清洗。
05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普遍易感,但以学龄前1-6岁儿童发病最多。临床上以发热及皮肤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性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染源:病人。
传播途径:唾液飞沫传染
症状:发热,开始为躯干,然后为面部、头皮(四肢较少),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预防: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整洁;接种水痘疫苗。
06
红眼病
红眼病病人隐性感染者,1-7天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接触传染、玩具、用具。
症状:眼痒、眼红、异物感、眼分泌物增多、晨起睁眼难。
治疗:饮食清淡对症治疗、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
预防:隔离、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防交叉感染。
07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丙类)。临床上以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腮腺炎病毒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玩具、食物等途径传播的,常在儿童中爆发与流行。
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和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
症状:初期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但多数患儿症状不重或不明显。发病1-2天腮腺肿胀,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能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心肌炎。
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08
细菌性痢疾
肠道传染病是夏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传染源: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预防: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09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乙类)。
症状:发热、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口腔粘膜可见麻疹粘膜斑。皮疹呈红色斑丘疹。出疹顺序为:耳后发迹—颜面—躯干—四肢—手心到足底出齐。疹退后可有棕色色素沉着和糠皮样脱屑。感染麻疹病毒常可引起肺炎、喉炎、脑炎等。
10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患儿发病的主要特征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年5月列入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丙类)。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1-7天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唾液、疱疹液、玩具、用具。
症状: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皮疹、溃疡;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预防:勤洗手、多喝水、讲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幼儿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桌椅、玩具、文具、门把手、餐具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与患儿近距离接触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引发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主要传播方式。
预防措施
对春夏季幼儿常见传染病发病特点,需要我们家园配合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水或肥皂、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勤换衣服,勤洗澡等。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向班级老师请假并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
5.及时诊治。每天幼儿起床洗漱后,在家初步检查一下幼儿,摸摸额头是否发热,看看幼儿的手、口腔是否有疱疹和溃疡等,一旦发现孩子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勉强送孩子去幼儿园等。患儿在家隔离治疗、休息期间,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6.提高幼儿免疫力。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注意粗细搭配,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保证幼儿摄入足量、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抵抗能力。
7.配合晨检。以“一切为了孩子健康”的原则,晨检时如有疑似症状,我们将要求家长带领医院就医,请家长积极配合和理解。
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