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宝贝,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口腔疱疹后期形成溃疡,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部分有反复高热,特别是重症患者会高热不退,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部分幼儿不发热,与个人体质有关)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所有症状消失后,隔离7天才可返园上学。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请家长重视幼儿患病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飞沫传播:

我们说话时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相互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

所以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和人口密集的室内儿童游乐场所、医院都是容易被互相传播的地方。家庭中也会发生互相传染,大小宝贝之间最易互相传染,希望引起各位宝妈宝爸的重视。

均衡营养,增强体质

注重营养搭配,保证营养均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多到户外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充足的休息。

个人防护,卫生消毒

戴好口罩,防止飞沫传播(戴口罩可预防各种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

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要用流动水哦)。

室内勤通风、换气,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每天对孩子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手、脚、口腔内出现不明疱疹时,须及时就医,并告知班级老师。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有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所有症状消失后,隔离7天才可返园上学。

作者:范晓仪

编辑:范晓仪

审核:谭珊

副主编:张莹莹

主编:张晓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