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

2.①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②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③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

3.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3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4.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约33~34cm,1岁时为46cm,2岁时为48cm,5岁时为50cm,15岁时54~58cm(接近成人头围)。。

5.小儿计划免疫程序①卡介苗接种次数为1次,接种年龄出生时②脊灰疫苗接种次数为4次,接种年龄2、3、4月龄,4周岁③麻风疫苗接种次数为1次,接种年龄8月龄④百白破疫苗接种次数为4次,接种年龄3、4、5月龄,18~24月龄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次数为3次,接种年龄0、1、6月龄。

6.婴儿每日需要的能量:kcal/kg(kJ/kg),每增长3岁约减少10kcal/kg(42kJ/kg),到15岁时为60kcal/kg(kJ/kg)。。

7.辅食添加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8.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9.早产儿体重大多在2.5kg以下,身长不到47cm,哭声轻弱,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呈伸直状,足底纹少,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皱纹,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10.临床上根据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将窒息分为轻、重两度,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

11.新生儿颅内出血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降低颅内压可用呋塞米静脉推注。。

12.病理性黄疸(1)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mg/dl)。(3)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13.患儿出生时或生后2~6小时内即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出现鼻翼扇动、发绀、吸气时胸廓凹陷,伴呼气时呻吟。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点。。

1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15.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1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激期:骨骼改变(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

1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口服维生素D每日~IU,4周后改预防量,每日~IU。。

18.轮状病毒导致的腹泻,在秋、冬季最常见,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伴有脱水、酸中毒。。

19.便血为婴儿肠套叠的特征。多发生在发病后6~12小时,呈黏液果酱样血便。。

20.定输液量(定量):补液量应根据脱水程度而定,原则上婴幼儿轻度脱水补液应为30~50ml/kg,中度脱水补50~ml/kg,重度脱水补~ml/kg。。

21.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

22.小儿肺炎治疗原则:抗生素使用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重症患儿宜静脉给药,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23.法洛四联症:胸骨左缘2~4肋间有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缺氧发作轻者,立即予以膝胸体位。。

24.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病情基本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休息不得少于6个月。有心脏扩大的患儿,卧床休息半年甚至更长。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3个月。。

25.铁剂疗效的判断:用药2~3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5~7天达高峰,1~2周后Hb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

26.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是确定诊断及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典型的骨髓象是该类型白血病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27.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ml,幼儿~ml,学龄前小儿为~ml,学龄期小儿~1ml。学龄儿童每日正常尿量少于ml,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28.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仍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29.上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30.约有40%糖尿病患儿首次就诊即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1.出生时即存在,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如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32.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外观浑浊或脓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而糖含量明显下降。。

33.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一般在正常范围。。

3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脑脊液检查: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35.脑性瘫痪手足徐动型可呈震颤、舞蹈样动作,睡眠时消失。。

36.风湿热主要表现:心脏炎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关节炎、舞蹈病、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

37.智力低下是苯丙酮尿症临床上最主要的症状。。

38.水痘出疹期按照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的顺序演变,连续分批出现,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39.猩红热的特殊体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帕氏线”。。

40.腮腺炎:一般一侧腮腺先肿大,2~3天后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41.小儿年龄分期

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特点是胎儿生长发育受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影响

②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特点是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死亡率也高

③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特点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小儿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④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之前,特点是小儿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和中毒

⑤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四年)到入小学前(6~7岁),特点是小儿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应加强早期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

⑥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岁)前为止,特点是长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

⑦青春期:女孩:11~12岁至17~18岁,男孩:13~14岁至18~20岁,特点是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第二性征逐渐明显。此期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和注意充分休息外,应及时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的教育

42.喉梗阻的分度

Ⅰ 度: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Ⅱ 度:安静时有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Ⅲ 度: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部出汗

Ⅳ 度:渐显衰竭,昏睡状态,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

43.小儿辅食的添加顺序4~6个月:泥状食物,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蛋黄、菜泥、水果泥7~9个月:末状食物,粥、烂面、烤馒头片、饼干、鱼、全蛋、肝泥、肉末10~12个月:碎食物,厚粥、软饭、面条、馒头、碎肉、碎菜、豆制品、带馅食品等。

44.临床上根据婴幼儿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特点,将营养不良分为三度。

(1)Ⅰ度(轻):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腹部皮褶厚度为0.8~0.4cm、身高(长)正常、消瘦不明显、皮肤干燥、肌张力正常、精神状态正常

(2)Ⅱ度(中):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腹部皮褶厚度<0.4cm、身高(长)低于正常、消瘦明显、皮肤干燥、苍白、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精神状态烦躁不安

(3)Ⅲ度(重):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腹部皮褶厚度消失、身高(长)明显低于正常,常低于P3(均数减3个标准差)、皮包骨样、皮肤苍白、干皱,无弹性,可出现瘀点、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精神状态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45.1岁以内的婴儿收缩压70~80mmHg,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可用年龄×2+80mmHg,小儿的舒张压=收缩压×2/3。。

46.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数在出现心脏症状前1~3周内有上感或其他病毒疾患。(1)轻型:症状轻,以乏力为主,有多汗、苍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查体: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听诊第一心音低钝。(2)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儿诉心前区疼。(3)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急骤,1~2天内出现心力衰竭或突发心源性休克,患儿极度乏力、头晕、烦躁、呕吐、心前区疼痛、严重心律失常。。

4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典型病例:(1)特殊面容:头大、颈短、皮肤苍黄、干燥,毛发稀少,面部黏液水肿,眼睑水肿,眼距宽、眼裂小,鼻梁宽平,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腹部膨隆,常有脐疝。(2)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躯干长而四肢短,上部量与下部量之比>1.5。(3)生理功能低下。(4)智力低下:动作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等。。

48.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判断

①阴性:无硬结或硬结直径<5mm

②阳性:+(弱)红硬,平均直径在5~9mm;++(中)红硬,平均直径在10~19mm;+++(强)红硬,平均直径>20mm;++++(极强)除硬结外,还有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

第二部分

1.小儿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多为肠道革兰氏阴性菌,60%~80%为大肠埃希菌。

2.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身长为75cm,2岁时身长约85cm。2~12岁身长(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7+70(cm)。

3.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的萌芽;3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5岁开始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4~5岁时已有时间的概念,能区别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5~6岁时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

4.小儿语言的发育:1.7~8个月能发“爸爸”“妈妈”等复音,8~9个月时喜欢模仿成人的口唇动作练习发音。2.10个月左右的婴儿已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5.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婴儿在出生后尽早开始按需哺喂母乳。产后4天内的乳汁称为初乳,脂肪含量少而蛋白质较多(主要为免疫球蛋白);5~14天为过渡乳;14天至9个月为成熟乳;10个月以后为晚乳。

6.灯管距离患儿为30~50cm。光疗前测量生命体征1次,记录黄疸的程度(黄疸部位及血清胆红素值)。给患儿戴上护眼罩,脱光衣服,系好尿布或尿裤。将患儿放置蓝光床中。光疗期间,每2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并观察黄疸消退的情况。。

7.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

8.围生期是指从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这一段时期。

9.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主要适用于抢救婴幼儿。人工呼吸的频率为8~10次/分。

10.脑复苏的氧疗措施:6小时内可用纯氧,6小时后氧疗浓度不要超过60%。

11.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临床以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精神烦躁或萎靡、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血压降低、脉压小、尿少等为特征。

1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输液速度宜慢,一般每小时<5ml/kg;预防强心苷中毒:每次给药前测脉率,若年长儿<70次/分;婴幼儿<90次/分或脉律不齐,应及时联系医生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13.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Ⅰ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动脉氧分压(PaO?)≤5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正常(2)Ⅱ型呼衰,即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氧分压(PaO?)≤5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50mmHg。

14.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次/分,幼儿>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每分钟60次以上3.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短时间内较前增大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5.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6.尿少、下肢水肿,排除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致。

1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1.患儿取头肩抬高25°~30°侧卧位休息2甘露醇若有结晶可将制剂瓶放在热水中浸泡;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静脉滴注;一旦发生药物外漏,需尽快用25%~50%硫酸镁局部湿敷和抬高患肢。

16.惊厥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称惊厥持续状态。

17.热性惊厥:1.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小儿2.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3.发作时间短,在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4.热退后1周做脑电图正常。

18.法洛四联症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特征。

19.大肠埃希菌所致的腹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可排出痢疾样黏液脓血便,腥臭,有较多黏液。

20.神经系统:生后具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交叉伸腿反射等原始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可自然消失。

21.外观特征: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而呈屈曲姿态,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廓软骨发育好、轮廓清楚,乳晕明显,乳房可摸到结节。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指甲长到或超过指端。足底皮纹多而交错。

22.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4~5天最重,2周内消退,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23.开奶时间:出生体重在1g以上而无青紫的早产儿,出生后2~4小时先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可在6~8小时喂乳。出生体重在1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

24.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为临床常见的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临床根据病情的表现不同分为轻、中、重度。

25.新生儿败血症:产前、产时感染一般发生在出生后3天内,产后感染发生在出生后3天以后。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欠佳、哭声减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哭、不动,早产儿则表现为体温不升。

26.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复温。

27.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患儿清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出汗、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及呼吸暂停,需立即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28.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反复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呈阵发性反复发作,尤以夜间和清晨更为严重。发作前常有刺激性干咳、流涕、喷嚏,发作时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声;重症患儿呈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29.儿童胸外按压使用单手或双手按压法,掌根按压胸骨下1/2(中指位于双乳头连线中点)。胸外按压频率~次/分;按压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

30.早产儿出生后给予维生素K?肌内注射,连用3天,预防出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