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死亡对人们的打击很大,就是前一分钟还好好的,后一分钟就倒地死亡,甚至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
在人们痛惜的同时会发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猝死,是指平常身体看似健康,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猝死的原因很多,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占全部猝死的75%,主要是心脏出了问题。
大家知道心脏是给全身组织器官供血的,为了能保证心脏自身不停的跳动,有一套血管直接供给心脏,它像一个皇冠一样,人们就把它叫做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主要给心肌供血,心肌带动心脏,就可以一张一缩的不停跳动。
但如果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发生矛盾,由浅到深心脏就会出现下面的症状,心绞疼,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心绞疼:就是冠状动脉给心肌细胞供血不足,但是不严重,时间很短就过去了。
心肌梗死:如果供血缺乏,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冠状动脉,下游远端灌输区的心肌坏死,这种情况大多超过30分钟以上。
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如果不平衡,轻者出现心绞痛,重者出现急性心梗。
心肌长期得不到血液满足,除急性心梗外,还会逐渐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室颤最大的威胁就是猝死。
这些症状可以互为因果,而同时存在,是心源性心脏病猝死的主要原因,其根源就是心肌细胞得不到充足血液供给。
有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冠状动脉上狭窄硬化,使血液不能充分的流过来。
二是血管上壁斑块破裂,诱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突然狭窄加重闭塞。
也许有人要说上面这两个原因,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形成,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
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为什么猝死的大多是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跟以下两点有关。
1:熬夜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熬夜习以为常,人在熬夜状态下,心肌细胞得不到休息,它要不停给身体其他器官供血,加重了疲劳,心肌细胞缺血,极易造成心肌组织急性缺血性坏死。
另外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黏度增加,最终导致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2:饮食习惯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紧张,快餐和小食品成为充饥的最好方式。
这种饮食结构使热量增多,营养元素减少,虽然说都能填饱肚子,可是后果却不一样。
营养元素的缺失造成血压,血脂,血糖升高,贫血加剧等。
身体里的营养长期不足,加上长期熬夜,就形成了摄入和付出不平衡,雪上加霜,终有一天爆发了。
其实在猝死前是有一些症状的,比如胸疼,胸闷,出冷汗。
但却被大部分人忽略了,认为自己年轻,这些都是小毛病,扛一下就过去了,还照常熬夜快餐。这样量积攒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
非心源性猝死有多种,其中一种病毒性感冒引发心肌炎,严重可致猝死。
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一个感冒就能要人命。
因为在常人眼里感冒是最小的一种病,甚至称不上病,所以日常工作照常进行。
殊不知病毒在人正常活动时,在心肌内繁殖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在患感冒期间,一定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给身体增加抵抗力对付病毒。
由病毒引起的流感夺去人生命的事,也曾大规模爆发过,所以要引以为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