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老年人常常由于伴有感觉异常而主诉各种不适。对于照顾者来说,在长期处于“狼来了”的环境中,容易忽略那些真正的“危险”信号。“胸闷胸痛”就是是一种预警信号,如果未能及早识别,可能会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胸闷和胸痛。
什么是胸闷胸痛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无不适,重者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肋骨分布范围之内任何部位的疼痛统称为胸痛。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有些胸痛可能是严重的心脏病或肺部疾病,有时胸痛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表示病情的轻重。两者常会伴随出现。
老年人胸闷胸痛的常见原因
1.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是老年人胸闷胸痛最常见原因,以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为主要疾病。其他如急性心肌炎、心包炎、胸主动脉瘤、主动脉窦动脉瘤、心包肿瘤等也可引起胸痛。
2.胸膜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也会有胸痛,这些疾病引起的胸痛常位于病变的一侧,与呼吸、咳嗽有关,在深呼吸及咳嗽时胸痛加重,且伴有呼吸困难。
3.胸部外伤:常见于肋骨骨折,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在胸部外伤或在咳嗽、用力提物等情况下可引起病理性的肋骨骨折而引起胸痛,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重。
4.其他: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食管炎均可引起胸痛,某些腹腔脏器病变如膈下脓肿、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引起胸痛。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老人常见的胸痛胸闷的原因。
1.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一过性的缺血与缺氧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
(1)部位疼痛常见于胸骨中段或上段之后,其次为心前区,可放射至颈、咽部,左肩与左臂内侧,直至无名指和小指。
(2)性质突然发作的胸痛,常呈压榨、紧闷、窒息感,常迫使病人停止原有动作。
(3)持续时间疼痛多持续在1~5秒内,很少超过15秒。
(4)诱因疼痛多发生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情况下。
(5)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可缓解。
(6)除典型的发作表现以外,心绞痛还有以下几种特殊表现形式。
①头痛头部一侧或双侧的跳痛,且伴有头晕感,往往在劳动时发生,休息几分钟即可缓解。
②牙痛牙龈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为多,又查不出具体的病牙,且与酸、冷刺激无关,服止痛药也无效。
③肩痛表现为左肩及左上臂内侧阵发性酸痛。
④颈部痛有的心绞痛表现为颈部的一侧或双侧跳痛或窜痛,多伴有精神紧张、心情烦躁。
⑤咽喉痛表现为咽部或喉部疼痛,可沿食管、气管向下放射,伴有窒息感,且咽喉无红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无异常。
⑥腿痛心绞痛的腿部放射痛并不少见,一般疼痛只放射到腿的前部,有时达到内侧的四个足趾,但不放射到腿的后部。
⑦耳痛少数心绞痛可表现为单侧耳痛,多伴有胸闷、心悸、血压增高。
⑧面颊部痛少数心绞痛表现为面颊部疼痛,且有心前区不适。
⑨上腹部痛有些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部分心肌因为没有血液供氧而坏死、预后不良。有文献报道,近1/3的老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只有轻微的胸痛,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能将有无胸痛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依据。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有些老人可以没有疼痛或轻微胸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老年人的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5)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6)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心肌缺血应急处理
1.迅速帮助老人平卧在床上安静休息。告诉老人保持安静,精神放松。
2.不能随便搬动老人。
3.立即给老人舌下含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如老人心前区疼痛仍未缓解,应立即呼叫。
4.注意观察老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情况:
①观察意识:照顾者用双手拍老人双肩,在老人的双耳边大声呼喊,如果没有反应,就可判定为意识丧失。(当判断老年人意识丧失时即需要拨打急救,应由另一位在场人士呼叫,照顾者应继续完成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实施心肺复苏。)
②观察颈动脉搏动:用手指轻轻抵住病人颈部中间的喉结处,向外侧往下移动两厘米左右,感觉是否有脉搏的跳动。
③观察呼吸:照顾者一侧的耳部贴近病人的口鼻,面部朝向病人的胸部,一边听,一边观察有无胸廓起伏来判断老年人是否存在呼吸。
④当老年人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应立刻给予心肺复苏。
5.如症状能缓解,但反复发作者,医院诊治。
心肌缺血的预防
1.起床宜缓不宜急,应先慢慢起来,稍坐一会儿,再缓缓地下床,从容不迫地穿衣,使身体的功能逐步适应日常活动,保持心率和血压的稳定。
2.洗漱宜用温水,尤其是冬季。寒冷刺激是心绞痛发作的常见诱因,骤然的冷水刺激可致血管收缩而使血压升高。
3.排便时切忌急于排空而用力屏气,用力过猛可使血压骤升而诱发意外。病人应学会排便时自我放松,轻轻用力。便后不要骤然站起。
4.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午休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鼓励老人中午小憩片刻。
5.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波动。
6.适当锻炼,但锻炼的强度不宜过大,可以选择太极拳、保健操、散步等,活动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运动强度以每分钟心率不超过~次为宜,若运动时出现心慌、胸闷或头晕时,应立即中止。
7.注意饮食:
①养成定时进餐的好习惯,少量多餐,不宜暴饮暴食。
②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限制总热量,减少脂肪、胆固醇摄入。
③少吃或不吃油炸、生冷、辛辣刺激的食品,戒烟酒。
8.尽量保持坐位吃饭,饭后应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活动。
9.尽量不乘拥挤的交通工具,过度拥挤和嘈杂的环境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遇事出门时,路程上的时间尽量宽裕,不要赶急路。
高危胸痛的识别
当老年人出现胸闷胸痛并伴有以下征象提示为高危胸痛,可危及生命,需马上救治:
①神志模糊或意识丧失
②面色苍白
③大汗及四肢厥冷
④低血压(血压<90/60mmHg)
⑤呼吸急促或困难
⑥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
参考文献
1.NasirK,NarulaJ,MortensenMB.Messagefor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