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重视,有些父母听说周围有宝宝患了“手足口病”,甚至不让自家宝宝出去玩儿。父母的担心是必要的还是过虑了?手足口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的4月—7月为高发期,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与SARS完全是两回事。
“手足口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与水痘有什么区别?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容易区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
口腔内的水疱容易溃破,宝宝因为疼痛而不肯吃东西怎么办?
妈妈可将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的粉,涂在宝宝口腔内的溃疡处,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防止继发感染。除了奶类,宝宝要吃清淡、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的刺激性食物。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尚无疫苗可供预防,应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主要还是对症处理。
1.“吃熟食、喝开水”:避免了从污染的食物和水等途径的传播。
2.“勤洗手、(衣被)晒太阳”:避免了接触传播,其中包括对孩子所能接触到的各种物品都要消毒。
3.“勤通风”:不仅指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也要尽量少去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了从空气飞沫途径的传播。
什么情况必须急诊看医生?
以下这些情况必须要马上就医!
1.宝宝体温超过38.5℃,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
2.精神萎靡或出现不寻常的嗜睡;
3.烦躁不安、持续发烧、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等;
4.呕吐增多,甚至持续呕吐或呈现喷射样呕吐;
5.肌肉抽搐痉挛或颈部及肢体僵硬、意识模糊或昏迷。
如果已经确诊“手足口病”在家护理治疗,若发现上述情况,医院复诊。
很多家长一听到“手足口病”就惊慌失色。其实“手足口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关键是在于做家长的怎么去护理,如果你在孩子日常护理或者疾病护理上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戳右下角。不为了别的,就为孩子能少遭罪!
愿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云伴母婴APP,为孕妇、儿童和医生搭建沟通桥梁,O2O模式,线上线的有机结合,更好的为医疗资源的紧张问题得到缓解。专注孕产育儿领域,其资质可靠,服务可靠,服务全面性、专业性和定制性、同城共享更强,更权威,更加值得信赖。
往期回顾:
1、孕期很多孕妈都被这几条“科学知识”骗过,条条都伤胎
2、请每个父母务必慎重回答熊孩子的问题!
3、在孩子心里,父亲的角色谁也替代不了
戳戳戳,下载云伴母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