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5812.html

如何预防

秋季传染病

秋分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燥邪由温转凉,这就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起居及饮食方面都要有所调整和注意。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秋季也是传染病高发季,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侵袭。

秋季传染病预防

有怒气冲冲控诉幼儿园不让上学的

家长1:我家孩子就是昨天去吃了麦当劳,上火了,得了口腔溃疡,今天晨检园医非说孩子是疱疹性咽峡炎,还不让进园,你们管不管啊?

家长2:医生,我娃嘴里是有两个白点,可是娃除了有点发烧,活蹦乱跳的。幼儿园让隔离到疱疹完全消失为止,得要1-2周,这也太长了!我们还要上班呢!

有忧心忡忡要求停课的

家长3:医生,隔壁班因为手足口病停课了,我孩子班上跟他们班共用厕所,要不要也停课啊?

家长4:**幼儿园**班昨天有人确诊手足口病了,为啥还没停课啊?

还有求知型的

家长5:我家孩子和他好朋友都是嘴巴里面长了疱疹,为啥一个诊断是“手足口病”,一个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Q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此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一般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自行缓解,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病死率超过80%。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Q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的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和

口腔溃疡的区别

直接看图片对比

可能爸妈一看就懂了

Q

那么手足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又是什么关系呢?

打个比方,他俩好比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毒瓜,虽然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是临床表现却不尽相同,有时候手足口病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比较

手足口病疱疹

(左边是较严重的情况,右边是较轻微的情况)

手足口病长疱疹的地方多一些,口腔内疱疹没有疱疹性咽峡炎严重,不怎么发热,咽痛症状较轻,看起来症状要轻一点,但是重症比例比疱疹性咽峡炎高。

预防

幼儿园的预防措施

严格做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督促家长及时带孩子按接种程序完成相应疫苗的接种。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登记及体温监测报告。重点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有无发热、干咳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密切追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及时对患传染病学生复课的病愈证明进行查验。

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引导学生科学佩戴囗罩,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

对教室、图书室、食堂、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对玩具、教具浸泡消毒,对座椅表面、门框门把手擦拭消毒;保持教室、图书室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对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幼儿园供水安全。

我们在行动

严防校园第一关,每位小朋友必须要经过保健医生晨检无异常后才能入园。

每个班级备好充足洗手液,班级老师指导孩子正确洗手方法。

老师通过图片、宣传册让幼儿了解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症状,以及传播方式。

午检、测量体温排查是否有发烧或疑似传染病的幼儿。

如班级有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的幼儿,保健医生会到所在班级进行午检排查。

同时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经常对教室门把手、桌椅表面、玩具、教具等进行消毒和暴晒。

户外器械清洁消毒

每周末消杀除四害

每晚全园进行紫外线灯消毒

Q

如果小朋友在家里得了手足口病

或疱疹性峡炎,

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由于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大部分有重叠,导致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感染后的处理方式也相同。

1、放轻松、但也要密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