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每日一练考场

↓↓↓

执业护士

腮腺肿大常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首发体征。通常先起于一側,2~3天内波及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或始终限于侧者。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不红,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咀嚼特别是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3~5天达高峰,1周左右逐渐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严重者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腮腺炎病毒常侵入神经系统、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脑膜脑炎、睾丸炎、急性胰腺炎、心肌炎、肾炎等。

腮腺病毒引起的症状中,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单侧受累,睾丸肿胀疼痛,约半数病例可发生萎缩,双侧萎缩者可导致不育症。

血清特异性l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充血和疼痛。可用茶水或食醋调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患处,药物应保持湿润,以发挥药效并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睾丸炎可用丁字帯托起阴囊消肿或局部间歇冷敷以减轻疼痛。

易感儿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初级护师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经脐部侵入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感染,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肉强直性阵发性痉挛、牙关紧闭、苦笑面容为特征。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存在土壤、尘埃、水和人畜的粪便中,在含氧较低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潜伏期大多数为4~7天发病。

新生儿破伤风起病初期,患儿烦躁不安,咀嚼肌先受累,张口吸吮困难。

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保证营养、控制痉挛、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处理破伤风患儿脐部时,首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高锰酸钾液清洗局部,涂以2%碘酊,并以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主管护师

小儿寄生虫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蛔虫病。

蛔虫是寄生于人体的最大线虫之ー,形似蚯蚓。

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品后,蛔虫卵发育至成虫,过程需2~3个月,蛔虫在体内生存的时间一般为1年左右。

蛔虫病传染源为蛔虫寄生者。

蛔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吞入被虫卵污染的食品,或因手接触了虫卵污染的物品而带入口中。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中,蚴虫移行引起的症状为患者发热、乏力、阵发性咳嗽、胸闷、痰少,偶有痰中带血丝。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中,成虫引起的症状中,常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蛔虫病常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胆道蛔虫病最常见。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枸櫞酸哌嗪、甲苯达唑、左旋咪唑等。

使用驱虫药物治疗蛔虫病时,首选的药物是甲苯达唑。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原则是解痉镇痛、驱虫、控制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

每年秋、冬季应对幼儿园、中小学生进行蛔虫病普查、普治1~2次,隔3~6个月再给药。

护士笔记APP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