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季,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等病来势汹汹。这些病都要出疹子,该如何区别,又该如何护理呢?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01

病程

潜伏期2~5天,轻症无发热及自觉症状。大多初起有低热、轻咳、流涕,伴有口痛、咽痛、拒食,有的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等。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或破溃成浅溃疡,主要发生于舌部、软腭、牙龈和口唇。有时小水疱可融合成较大的疱疹。患儿哭闹、口腔疼痛、拒食,口腔溃疡约1周自愈。

02

位置

皮疹主要位于手足口、肘膝臀,对称发生。早期为红色斑疹,典型皮损为灰白色沿皮纹分布的椭圆形小水疱,周围有红晕。

不典型皮损为丘疱疹,有时还可见较大水疱。发生部位还可见于腋前后,亦可见全身播散情况。

03

特点

皮疹数目不定,几个至数十个不等,不痒,偶有疼痛。皮疹一般3~5天消退,无色素沉着,不留瘢痕。轻症者病程7~10天,预后良好。

04

疱疹性咽峡炎

常高热、咽痛,口腔疱疹大多位于口腔后部和软腭弓及悬雍垂上。疱疹性咽峡炎可单独发生,亦可是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05

恢复期

手足口病患儿在恢复期可出现甲分离,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保护指甲,避免甲板剥离。

06

重症手足口病

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低年龄儿多见。可并发脑膜炎、脑炎或瘫痪。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为患儿发热、恶心、呕吐、头痛、颈部有阻力,腰椎穿刺脑脊液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影响脑实质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或瘫痪,可有后遗症。亦可并发肺水肿、心肌炎;严重者可死亡。不过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不到2%,家长们不用感到惊慌哦。

治疗和护理

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并不需特殊治疗,一般1周左右即可自愈。

一般治疗

暂时隔离,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水分及易消化食物,保持皮肤清洁。

对症治疗

加强口腔护理,用淡盐水漱口。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应用敏感抗生素。可口服多种维生素。

抗病毒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均可。

疫苗注射

年上半年,全球首个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在我国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市场,大家可以提前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猩红热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01

发热

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02

咽峡炎

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分泌物,下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03

皮疹

发热后24h内开始发疹,典型的皮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头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样感。

典型皮疹一般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多数情况下,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天完全消退,但重者可持续1周左右。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皮疹密集处脱屑更为明显,可呈片状脱皮,手掌、足跖、指(趾)处可呈套状;而面部、躯干常为糠屑状。

治疗和护理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

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连续用药7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克林霉素。

对症治疗

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

通风和消毒

患儿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min。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治疗和隔离患者

患儿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min。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水痘

水痘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前驱期为1~2天,此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之后迅速进入发疹期。水痘的发疹期为1~6天,初为红色斑疹、丘疹,经数小时发展成水疱,常对称分布。

疱液初透明,数小时后变浑浊,如继发细菌感染则成脓疱。出疹1~2天后,疱疹从中央开始干燥结痂,周围红晕消失,再经几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痕迹;继发感染者可能留下轻微凹陷性瘢痕。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为“四世同堂”表现。

治疗和护理

抗病毒治疗

对于皮疹面积较大、病情较重或伴有并发症者,可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疗程5~7天,重症者可延长至10~14天。亦可使用干扰素肌内注射,有较好疗效。

局部治疗

可外涂抗病毒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防治并发症

皮肤感染加用抗菌药物。因脑炎出现脑水肿应脱水治疗。糖皮质激素对水痘病情有影响,一般不宜使用;但病程后期水痘已结痂,且并发重症肺炎或者脑炎,中毒症状重,病情危重者可酌情使用,并给予支持治疗。重症水痘可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皮肤瘙痒者外用止痒药物。

物品不共用

对接触水痘疱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消毒,避免共用。

勤换衣被

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持皮肤清洁。

保持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儿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

文字丨网络(使用时请替换,侵删)

字体丨苹方简细体

素材丨秀米贴纸

图片丨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