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大道是什么呢?能不能正确理解大道呢?这是正确理解本章的基础。我们能建立大道(规律)抽象模型,并把它拟人化,本章就能轻而易举理解。下边进入今天的话题。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解释:勇于敢背离大道者则杀(亡),不敢背离大道者则活(生)。
解析:《黄帝阴符经》讲:“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可以看出啊,《道德经》里面的“杀”是有特定含义的。“杀”有什么特定含义呢?运动变化中蕴含着衰亡。宇宙万物都在运动着,任何万物都有兴衰存亡之变。大道(规律)是怎么管理宇宙万物的呢?“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用今天通俗易懂的话就是: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兴旺发达,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处处不顺,失败是必然结局。所以啊,敢于背离大道,违背客观规律者,则不断走向失败,谓之:勇于敢则杀。不敢背离大道,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取得成功,谓之: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解释:这两者啊,或者有利或者有害啊。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顺应大道,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兴旺发达;背离大道,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处处不顺,失败是必然结局。所以啊,顺应大道(规律)和背离大道(规律)这两者啊,或者有利啊,或者有害啊,谓之:此两者,或利或害。
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遵循大道之德,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立政为公、执政为民,让国家公器造福天下苍生,让天下公权服务民众百姓,大公无私、公平公正,天下怎么可能会动荡不宁呢?历史周期律怎么可能还会存在呢?管理者背离大道,舍弃淳朴善良的百姓,抛弃厚重的大道之德,倡导虚伪的仁义礼制和民主自由价值观,让奸诈邪恶之徒受益,让忠善良能受害,天下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这内在的逻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商君书》和《韩非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合大道之德而行,公而忘私,造福百姓,长治久安之道也。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解释:天有所厌恶,谁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呢?
解析:有些人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而有些人会失败呢?为什么有的政权能长长久久而有的政权昙花一现呢?天地大道为什么会对有些人友善而对有些人残酷呢?旧社会为什么总是动荡不宁而新社会能社会安定呢?旧社会为什么凝聚不起人心落后挨打呢?新社会为什么能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谁能知道其中的奥妙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在社会管理层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政治”,以正治国;“政权”,正权也,走人间正道,造福天下苍生,让国家公器造福百姓,长治久安之道啊。看看春秋战国,愤世嫉俗倡导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呢?不给百姓带来公平公正的秩序,怎么可能获得民众支持啊?纵观历史,谁更能代表最广大的百姓利益?谁就能昌盛崛起,否则必然不断衰亡。李悝变法让魏国崛起,商鞅变法让秦国崛起,相对而言,哪一个不是让国家公权向最广大的百姓倾斜啊?所以啊,《道德经》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多么容易理解的问题啊。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解释:天之道,没有好争之心却善于取胜,不说话却能善于回应,不用召唤却时刻在我们身边,坦坦荡荡却能善于周密谋划。
解析:天之道,实际说的就是大道,用今天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客观规律,大道(规律)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的呢?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让宇宙万物都能适得其所,有条不紊。大道(规律)内心至虚至静,对外物没有任何贪婪之心,不去争夺名、利、财货、私权等身外之物,却能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万物茁壮成长,谓之:不争而善胜。
大道(规律)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能大音希声、大辩若讷,不去倡导所谓的学问,却展示出最大的学问,这里没有仁义,却能展示出至高无上的仁义;这里不倡导虚伪之德,却能展示至高无上的的大道之德;这里不把民主自由平等挂在嘴边,却给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谓之不言而善应。
大道(规律)是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无论任何人,遵循大道(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昌盛发达;反之就会失败。大道(规律)对于合道而行的人们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也就达到了忘记自我的地步;大道(规律)对于背道而行的人,就会来到跟前,好像巨石挡住了去路,从失败走向失败,就如西方某帝国,与世界人民为敌,怎么会有好下场呢?所以啊,谓之:不召而自来。
大道(规律)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所不有的,大到九天之外的几亿亿光年外的星球,小到原子核内部,哪里能离开大道呢?哪里能少了客观规律的控制呢?大道(规律)胸襟宽广,包容宇宙万物,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却善于谋划,不遗漏任何一个分子,管理周密细致,所以啊,谓之:坦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释: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让人觉得稀疏却能无所漏失。
解析:大道是无处不在的,大到几亿亿光年的外太空有大道(规律),小到六极之内的原子核内部,都有大道(规律)的身影。《庄子》知北游有言: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大道(规律)广大无边,却大器免成、大象无形、无身无形,让人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法迎接无法尾随,让人觉得稀疏却不遗漏万物,管理和控制着万物的一举一动,让万物不敢背离。所以啊,谓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