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害偶蹄兽,如猪、牛、羊,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特征是患畜口腔粘膜、蹄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

二、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有七个血清型,分别是A型、O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我们当地流行的主要是O型。

三、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

1.易感动物:

猪牛易感尤其仔猪和犊牛,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幼畜死亡率较高,

可达%。人有时也感染此病毒。

2.传染源:

病畜和潜伏期动物都是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均

含有病毒。

3.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传染,也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4.季节性:

本病的发生随病毒变异已无明显的季节性。

四、临床症状

1)潜伏期一般1-2天。

2)病初体温升至40-41C,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

3)口腔粘膜形成水疱或烂斑。口腔溃烂后出现流涎。

4)蹄部先发红,敏感,不久在蹄冠部形成米粒大至蚕豆大水疱,

水疱破裂后出血,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

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蹄壳脱落,蹄变形,患肢不能着地,卧地不

起。

5)鼻镜和乳房也发生水疱而后形成烂斑,尤其是哺乳母

猪、牛、羊乳头上水疱和烂斑较常见,甚至并发乳房炎,

妊娠母畜可能流产。

6)仔猪、犊牛、羔羊常不显水疱呈急性心肌炎和胃肠炎而

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60%--80%。

五、猪场管理

六、场内要严格消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