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我这些天都经历了些什么!”,医院ICU病床上已经半个月的小蒋姑娘醒来后的第一句话说到。是啊!天知道这半个月她经历了什么!ICU治疗期间良好的镇痛镇静可能让她忘记了大部分的痛苦,但是对于重症四科的医护团队来说,这半个多月惊心动魄的抢救是历历在目。
半个多月前的一天,一个普通而忙碌的日子,重症四科科主任林医院心内科主任的一个紧急求救电话。一名来自南平农村年仅19岁的姑娘小蒋,突发“暴发性心肌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经抢救仍病情危重,要求转院治疗。林主任放下电话,立即通知全科做好抢救准备。当日下午4点,病人送入我科,值班的二线吴畏副主任医生查看病人:病人已经神志模糊,四肢冰凉,无尿,为室速心律,心率高达次/分,在大剂量升压药物应用下血压测不出,脉搏摸不到,血气分析乳酸值高达13mmol/l,床边心脏超声可见心脏呈蠕动样收缩,左室射血分数仅有13%。作为一名资深重症医生深知,所有这些指标都预示着这个花季少女正游走在死亡的边缘,抢救刻不容缓!
重症四科和心研所内科联合病例大讨论(图)
林风辉主任亲自坐镇指挥:一套人马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暴发性心肌炎既往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50-80%,小蒋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听完我们的病情介绍就说了一句“孩子就交给你们,无论如何,全力抢救”,这对于我们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另一套人马同时投入大抢救: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股静脉置管行床边血滤透析,床旁心脏起搏,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所有的抢救治疗快速而有条不紊的进行。医护团队的一个不眠夜,换来了患者循环状态的好转,血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为病人的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机会。但病人还远未脱离危险,全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患者后续的治疗任务交给了陈德伟、吴畏副主任,薛贻敏主治,陈竹凤总住院,陈道峰住院医师组成的医疗组和许碧芳副护士长领导的护理团队,全科协作。每日三次的床边查房,精细化的调整治疗方案,从容的面对患者序贯出现的肝脏、肾脏等多脏器衰竭。病后一周,由郭延松副院长牵头组织了心研所内科和重症四科联合的危重疑难病大讨论查房,群策群力,充分肯定了前期抢救方案,并为患者的下一步救治提出宝贵方案。在多方努力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一周后,心律恢复窦性,拔除心脏临时起搏;循环稳定,心脏搏动有力,撤除升压药物;2周后,肝肾功能恢复,停止床边血滤;最后拔除气管插管,撤离呼吸机,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中秋节的当日,在ICU历经生死考验20天后,小蒋姑娘带着笑容转出了ICU,到心内科病房进一步康复治疗。
患病的小蒋姑娘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医院心内科最初的积极抢救与及时转运;医院重症四科医护团队20天的全力救治;心研所内科团队的倾力协作。同时她的幸运也离不开来自她家庭的支持,水滴筹上好心人的捐助。在此祝愿小蒋姑娘有一个更幸运和美好的未来!
家属对重症四科医护团队的认可(图)
科普链接: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为严重和特殊的类型,主要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泵衰竭和循环衰竭)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并可伴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本病以平时身体健康,无基础器质性疾病的青壮年多见,长时间疲劳可能易发。患者感冒发烧或者腹泻后有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者应及时就医,以早期识别本病,医院救治。
重症四科简介:我科是以救治心脏危重症为主的综合性ICU,近年来已经应用PICCO、床旁超声等血流动力学监测辅助精准治疗危重症,配备了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等生命支持设备,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已达90%以上。
撰稿:吴畏
编辑:李文富
作者简介:吴畏,重症医学科四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心血管危重症诊治;业余马拉松跑者,厦门马拉松赛永久号荣耀跑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