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新技术高峰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423/5327538.html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近日,气温转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不少秋冬季节性幼儿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其中,手足口病就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儿传染病!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准备好预防手足口病,让宝宝不“中招”了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感染病毒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毒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想要做到预防,就得先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

1、接触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病孩子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

3、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经飞沫传播。

4、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手等。

如何预防

虽然大部分患病的孩子症状都比较轻微,7-10天就会自愈。不过得了手足口病,长了疱疹会让孩子比较痛苦,寝食难安,而且该病毒传播速度快,极易传染给他人。所以,秋冬季的这个手足口次高峰,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哦!

以下是6点预防小建议,建议收藏!

1、6个月-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EV71疫苗。

2、讲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家长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洗完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

3、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4、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5、玩具、衣物、床单等要及时清洗、消毒。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孩子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

6、二胎或多胎家庭中有孩子感染,务必严格隔离。

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1

注意隔离

患儿尽量不要去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入园儿童确诊后要第一通知班主任,不能隐瞒病情,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才能返园。

2

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

1、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

2、是否有原有症状、体征的加重、恶化

3、是否有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现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

注意护理

口腔内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注意勤洗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在发病的1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4

皮疹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床铺应平整、干燥、清洁;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时可戴「手套」;臀部有皮疹者,应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尿不湿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如疱疹未破溃,可涂以炉甘石洗剂;如疱疹破溃,可涂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

注意消毒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手足口病虽然会多次复发,但普遍可自我痊愈,家长也不要太恐慌。只要严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锻炼,少扎堆聚集,医院接种疫苗等预防工作。如发现不适,要早确诊,早治疗,早隔离,早和幼儿园请假即可。希望这篇手足口病预防指南能帮助家长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并引导宝宝做好预防工作。

让我们一起为宝宝撑起健康的保护伞,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