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成功妈妈加星标!

宝宝开始长牙了,妈妈们又是开心又是担忧的,生怕宝宝牙长得不好,以后影响形象。

毕竟笑起来一口好牙,谁看了不喜欢呢。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刷牙不配合,喜欢吃甜食,都是牙齿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近日,广东一幼儿园把口腔检查纳入体检当中,不查不知道,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令人担忧,幼儿园大班的宝宝6成都有烂牙,数量至少有4颗。

幼儿园校医表示,现在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健康不够重视,总觉得孩子将来会换牙的,蛀一两颗没关系。

孩子也不愿意去看牙,哭闹、不配合,就一拖再拖,导致孩子一口烂牙。

龋齿有哪些危害呢,是不是像一些家长认为的那些,换牙就没事儿了?要知道龋齿对口腔局部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都是有危害的。

对局部的影响

1、当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围炎时,可能导致牙源性囊肿或间隙感染等。根尖周炎还可波及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

2、龋齿导致乳牙早失,相邻牙向缺隙处移位,使咬合关系紊乱,造成恒牙错牙合,面部畸形,如牙列拥挤、地包天、下颌后缩、下颌偏斜等。

3、引起牙齿疼痛长期不敢咀嚼,形成单侧咀嚼习惯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影响美观。

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龋齿疼痛以及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龋齿引起根尖周围感染脓肿时,可成为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全身性感染,与之有关如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

3.长期龋齿以及乳牙早失,破坏完整的乳牙列,不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使孩子发音不清。

4.儿童乳牙早失,易造成口腔不良习惯以及颌面部错合畸形,影响儿童颜面部发育,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看了这么多危害,妈妈们是不是该注意孩子的口腔健康了呢?

口腔健康管理这件事情越早越好,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重视口腔问题。

清洁牙齿从出生做起

婴儿出生之后,家长应每天用软纱布或软毛牙刷为孩子擦洗口腔。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

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确保清洁上下颌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

孩子刷牙,家长要监督

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每日至少2次。

3-6岁开始,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转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内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

6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

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

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治疗呼吸道疾病,及时纠正口呼吸。

乳牙龋齿应及时治疗

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

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

“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做窝沟封闭,要由医生检查后,确认符合适应证的牙齿才需要做。同时,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然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

现在一口好牙真的太重要了,与其长大了花大价钱给孩子整呀,不如趁着孩子还小,多重视宝宝的牙齿健康。

爸爸妈妈们不要抱怨自己忙,没时间带宝宝去牙科;医院大哭大闹,看个牙别提多心累,一拖再拖,等宝宝一口烂牙再着急就晚了。

今日话题

#你都为宝宝牙齿健康做了哪些工作呢?#

参与本条推文下方留言

点赞最高前2名

获得贝因美待产包1份

中奖名单5月20日公布

注:一周内不重复获奖

刷赞无效

RECOMMEND推荐阅读○最不爱听到婆婆说的这6句话,体谅一下当妈的不容易吧!○Ella自曝产后尿失禁,哪有为母则刚,都是咬牙坚强!○它又又双叒叕爆炸了!…千万小心孩子手上这玩具!

○家长该不该把自己家财政真正情况告诉孩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