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到了,而诺如病毒胃肠炎是春季学校高发的传染病。
由于呕吐是诺如病毒胃肠炎最常见症状,所以该病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如何传播?
感染后又有哪些症状?
又该如何预防?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01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2-3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02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03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04诺如病毒胃肠炎应如何治疗?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不需服用抗生素,而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服用口服补液盐(ORS)能帮助患者补充水分和平衡电解质。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5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当进行下列操作后请洗手:使用洗手间,换尿片,照顾病人,接触动物或清理动物粪便,处理未熟的食物,揩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处理垃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设施等。当进行下列操作前请洗手:准备或分发食物,进餐,照顾病人等。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3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4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5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06病人呕吐物、粪便如何消毒?用沾取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为mg/L~mg/L)的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处理。厕所马桶可倒入足量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为mg/L~mg/L),作用30min以上。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以及盛放污染物的容器等都必须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集体单位打扫厕所和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手足口病每年的4-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除了传统型的手足口病又出现一种新型手足口病。在高发期到来之前,家长和幼儿园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手足口病、它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
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手足口病全年可见,从四月开始逐渐进入高发期。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可以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感染,疫情比较难控制。
普通型与新型手足口病的区别
目前CVA6已成为继CVA16、EV71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CVA6感染皮损累及范围较大,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
普通型(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
皮疹特征: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一般在一周内就可痊愈。
新型手足口(CVA6感染)
皮疹特征:
皮损累及范围较大,疱疹密集,多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疼痛。早期皮疹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周围略有红晕,随后疱疹很快增大,形成薄壁疱疹,部分皮疹可以融合。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结痂并伴有脱皮。部分患儿恢复期容易出现指(趾)端脱皮,约20%左右患儿在恢复期病程2–4周后出现脱甲病。医生提醒:目前处于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如果小朋友出现高热皮疹,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有何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平均为3~5天,最短可为2天,最长可至10天。
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有: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因此,不少孩子患病后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01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EV71疫苗是全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属于二类疫苗,不属于国家预防接种程序的范围,如果接种,需要在知情、自愿、自费前提下接种。
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且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特别注意:
1.和流感病毒类似,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即使以前得过手足口病,也有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的病毒,再次发生手足口病。
2.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别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3.如果明确宝宝之前患上的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就不需要再接种EV71疫苗了。
4.EV71灭活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预防手足口病,但能有效减少重症的发生。
02.
日常防护必不可少
手足口病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就是说:即使宝宝足不出户,大人也有可能不带任何症状地把病毒带回家里。
因此预防手足口病,应该全家一起行动: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你的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2.做好室内室外的卫生清洁工作。室内勤通风换气、洗晒衣物;避免带孩子去大量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3.每天对幼儿用品及时消毒。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4.加强幼儿免疫力。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5.托幼机构要做好晨检工作。每日晨检中要仔细检查幼儿的身体情况,询问幼儿有无难受。若发现可疑幼儿要及时隔离并送往就医。
6.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如何治疗与护理?目前,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无并发症,患儿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成人可以做适当的护理工作:
1.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如果发热未退,要让患儿多喝热水。
2.选择柔软的衣服、被褥,及时清洁保持卫生。
3.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因瘙痒、疼痛难忍而抓破皮疹。
4.保持口腔清洁,多漱口。必要时可以为患儿准备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
5.若臀部有皮疹,要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
医生答疑诊间家长提问最多的问题答疑
Q:手足口可以打预防针预防么?
目前EV71疫苗已上市,属于二类疫苗,需自费。(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但不是全部)
Q:手足口得了以后还会再得么?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肠道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病毒而导致多次发病,所以临床上会遇到有的孩子年年得,甚至一年得几次的也有。
Q:高峰季节可吃药降低被感染风险么?
有的家长给孩子服用板蓝根或使用开喉剑/利巴韦林喷喉增加孩子抵抗力预防手足口病,这些是不靠谱的。药物滥用不仅起不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反倒会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
Q:孩子得了手足口要隔离多少天?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应该是从感染后的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也就是说,从发现该病后的10天内,孩子都是传染源,要避免与其他易感人群接触。
手足口病防治幼儿园告家长书
1.若无并发症,大多数患儿能在7~10天内治愈,请家长们保持冷静别惊慌。2.若幼儿出现并发症或病症严重,请及时就医,并且第一时间在确诊后告知老师。3.请家长们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对孩子的用品勤消毒。4.请家长们配合和幼儿园工作,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5.如若产生疑似病症,请不要坚持来上幼儿园,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染。应及时护理或前往就医。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让我们科学防治,帮助孩子们健康的度过手足口病的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