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又到了秋季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随处可见贴着退烧贴玩耍的小宝宝。看来不得不来叨叨秋季感冒的预防和护理了,希望宝宝们都舒舒服服度过这个秋冬季。
sdfdsf气候多变是最大原因“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证实,感冒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值关系最大。例如,感冒发生的概率与一天中的平均气温有关系,但与一天中气温的日温差关系更大。而秋季,各地的气温日较差都很大,午后的对流天气,以及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的骤降。这种气温的骤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另一方面,婴幼儿机体发育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免疫机制,对于外来病毒入侵毫无招架能力,这些原因都成为诱发小儿感冒、发烧的主要原因所在。
不同年龄段感冒特点各不相同:
婴儿的感冒表现为轻微发热或不发热,但会因鼻塞症状出现较突出而表现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呕吐及腹泻;
幼儿可表现为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症状加重,如突然的高热等;
大一点的宝宝一般症状较轻,有鼻塞、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多不发热或低热,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腹痛等症状。
小儿感冒易致的并发症1、喉炎
喉部紧接咽部,是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一旦发生炎症,容易使整个呼吸道的腔道变得更狭窄,可造成气道梗阻,2~3岁幼儿易患此病,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憋气、声嘶哑、失声、烦躁不安、头上冒汗、四肢发冷,严重时因气道梗阻造成组织缺氧,致脑、心、肾受损害。
2、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多数同时存在咽炎,乳儿期的扁桃体还没发育,4岁以后到12岁扁桃体发育到最高峰,是在口腔的后两侧,扁桃体表面有许多隐窝,一旦感染,患儿会述嗓子疼、咽水、咽物疼,有时会牵扯到耳朵根部疼,干咳,重时发热、发冷。由于扁桃体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对人体起防御功能,如不是经常发炎,不主张手术摘除,发炎时用消炎药可以治好。
3、鼻炎
正常婴儿的鼻腔粘膜富有血管,特别柔软、娇弱,鼻腔是空气进入肺的第一关,当冬季寒冷空气刺激及外界的细菌、病毒侵入时,可使鼻粘膜发炎,损伤后的鼻粘膜发生水肿,变肥厚,这样本来就很狭窄的鼻腔的口径就显得更加狭窄,而发生呼吸困难、鼻塞、通气不良、张口呼吸、咽部发干、易咳嗽,有时发低热,也有的不热,这是鼻炎的表现。
4、耳咽管炎
咽部与耳之间有一通道,称耳咽管,婴幼儿的耳咽管呈水平位,管两端分别位咽部和耳部,所以咽部有炎症时容易顺着管道到耳部,患咽炎时患儿会述耳疼,用耳镜能看到耳道发红,有分泌物,甚至有脓液、发热,这是由咽炎引起的耳疾,应及时去耳科就诊。
5、鼻泪管炎
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此管是位于眼内眦下行鼻腔之间的一个通道,鼻炎时炎症很容易上行到鼻根部直至眼部,两眼结膜发红、充血、流泪、流涕,眼有分泌物,眼与鼻之间皮肤发红、略肿,此部位血管特别丰富,组织又特别松软、炎症能乘虚继续上行并扩散到颅内,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宝宝感冒怎么护理是重中之重宝宝感冒后,不能光指望服药就能快速恢复,适当的家庭护理对缩短病程,减轻宝宝感冒期的不适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宝宝感冒的症状给爸妈们一些护理办法。
1、对流涕症状的护理
流鼻涕是一个排毒的过程,所以,无需太担心,只要帮宝宝擦掉鼻涕或者教宝宝自己擤鼻涕,不弄脏衣物和食物即可。
另外,需注意的是,擤鼻涕的时候力度不要太大,不然会导致鼻腔损伤;不要捏着宝宝鼻子让他使劲擤鼻涕,用力大会伤害宝宝耳朵鼓膜,损伤听力,没有学会擤鼻涕的宝宝可以用吸鼻器。
2、对鼻塞的护理
鼻塞也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宝宝出现此症状,会感到呼吸不顺畅,所以,要采取措施适当缓解。
建议用盐水滴剂滴在鼻腔内,以缓解鼻腔粘膜的干燥,另外,还可以用小棉棒帮把宝宝把鼻腔清洁干净。
可以按摩宝宝的鼻翼两侧及迎香穴(位于鼻孔下方两侧),利于宝宝鼻腔通畅。
3、对咽喉痛的护理
宝宝咽喉干痒、疼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如果家中有蜂蜜,也可以泡水给宝宝喝(蜂蜜只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1岁以内,多给宝宝喝水。
可以按摩宝宝的天突穴(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可以缓解宝宝咳嗽、咽喉等不适。
4、宝宝咳痰的护理
宝宝喉咙有痰,感到不适,妈妈可以帮宝宝拍背。
正确的拍背方法是用手掌轻拍,不能太重,要一下一下拍背。
另外,为缓喉咙不适,可以开加湿器。
可以给宝宝做川贝百合银耳汤、冰糖炖雪梨等化痰止咳的食物。
宝宝发烧医院感冒发热是小儿机体对感染的微生物的一种反应,是保护性机制,有的父母,把发热看成是疾病轻重的象征,这是不对的。
小儿出汗过多,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甚至出现低温,电解质紊乱,这是常见的现象。
小儿不能象成人那样"捂汗"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尤其是小婴儿,还会出现蒙被综合征”危及生命,发热时要少穿、少盖,增加散热。
.体温38.5℃以下
感冒宝宝常常伴有较高的热度,妈妈千万不要过分紧张,应先看看体温超过38.5℃了吗,如果没什么浓痰,仅是打打喷嚏、流鼻涕,不用吃药,只要多喝水、多休息,过一个星期,感冒、高烧自然会消失了。
其实喷嚏、流涕等不一定就是感冒,有可能是过敏,而感冒、发烧80%是由病毒引起的,只有20%是由细菌引起的。
现在一些宝宝一打喷嚏、流鼻涕就吃抗生素,而抗生素针对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是无济于事的,而只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发烧起作用。而且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菌的发生。再说偶然感冒发烧也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机制,有利于增强免疫力。所以,一发烧千万不要急于退烧吃药,最好让其发出来,熬几天可能就好了。
.体温超过38.5℃
如果体温超过38.5℃,而且有浓痰的话,一般就是病毒性感冒了,再拖病情就会加重,不但感冒、高烧持续不退,还有可能会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其他症状的发生。因为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细菌的感染,很容易传到下呼吸道,引发肺炎,一般来说肺炎的概率只是5%左右;而发心肌炎主要是由感冒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所引起的,概率是1%。但不能小看这5%和1%。
秋季如何预防感冒1、季节交替时
婴幼儿自身产热能力差,适当给孩子多穿一层单衣或者薄背心是可以的。但没有理由让孩子穿得和父母差一个季节。
在季节交替时节,随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服,孩子患感冒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专家建议:
·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加上后就不好减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办法是:妈妈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大人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要知道,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妈妈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
·耐寒锻炼。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出屋。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或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2、睡觉时
宝宝踢被子不是因为淘气。睡热了,孩子自然会踢被子的。睡觉前,妈妈怕他凉着,盖得比较厚,而宝宝可能会出汗。到了下半夜气温下降,妈妈也睡着了,把被子踢光的宝宝,此时最容易受凉感冒。
专家建议:
·最好不让宝宝穿着针织内衣内裤或比较厚的睡衣睡觉。穿小裤叉、小背心睡觉,宝宝就比较安稳,不那么爱踢被子了。穿得越多,越不舒服,就越要踢被子,反而会受凉。
·宝宝已经睡着了,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自行车后座上、汽车座椅中,都要避免受风。
·宝宝刚刚睡醒,不能马上抱到户外去,让孩子先在室内活动一会儿。
·白天睡觉时,也应该脱去外衣,盖上薄被,醒后再把外衣穿上。
3、运动时
与成人不同,孩子的皮肤比较薄嫩,皮下脂肪少,肌肉也不发达,而皮下的毛细血管却非常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调节中枢都尚未发育完善,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比较差,不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专家建议:
·无论什么季节,运动、活动时,要给孩子穿吸汗、透气好、宽松的适合运动的衣服,而且要比平时穿得少。
·满身是汗时,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不要马上进入有冷气的房间,更不要直接对着空调的冷风口和电扇吹。
·出汗时,不要马上给孩子喝冰水、吃冷饮。
西柚妈有话说:
感冒是一种自己能够好的自愈性疾病,家长要做到不慌不乱,冷静地对症处理,尽量让宝宝舒服一些;仔细观察有没有让人担心的其他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更多精彩内容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