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又到周五了,这周你过得还好吗?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印度现在过得很不好,而印度疫情又关乎着全球抗疫进程。比如我国近期也出现了多例印度输入病例。确实如世卫组织所说,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没有人是真的安全。

为了应对不断激增的新冠病例,印度政府决定从5月1日开始对所有18岁以上的人开放接种新冠疫苗。但是政策有了,疫苗供应却仍然是问题。早在4月18日,印度血清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阿达尔·普纳瓦拉就在推特上喊话美国总统拜登,希望美国解除对疫苗原材料出口的禁令,好让印度“有苗可用”。这下大家才知道,尽管印度有着世界瞩目的疫苗生产能力,但原材料的获取依然需要美国高抬贵手。

但其实,原材料出口只是疫苗生产的一部分,当下更核心的需求是,疫苗的专利权能否开放,让其他国家也能照方抓药自主生产疫苗,不用坐等有限的几家公司输出疫苗。

关于疫苗专利的争论其实早在去年10月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印度和南非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建议,希望美国对疫苗专利实施临时豁免,让发展中国家可以自主生产新冠疫苗。而WTO成员国投票的结果也显示了这个问题的矛盾所在:发展中国家支持专利豁免,发达国家普遍拒绝。

当然,这一针锋相对的局面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松动。

随着美国国内疫苗的存量和接种率的提高,美国开始表示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疫苗。本周,白宫表示正考虑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提高新冠疫苗的全球生产和供应,包括考虑知识产权豁免,但还未做出决定。这比起之前算是有了很大的让步。

话分两头,尽管政治人物的想法改变了,但是制药商依然要维护自己的立场。

比如,目前表现非常亮眼的辉瑞疫苗,其合作方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的创始人吴沙忻(UgurSahin)就认为,放开专利未能有效解决全球疫苗产能问题,而是应该向有能力的生产商发放特别许可证。吴沙忻认为,新冠疫苗生产的要求非常严格,对合格的生产商发放许可证,能保证世界不同地区的疫苗质量都能达到统一标准。潜台词是,即使开放疫苗专利,别人未必能生产出合格疫苗。

另外,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疫苗制药商也反对豁免新冠疫苗专利,并警告美国官员这等于把新兴技术拱手交给其他国家。这不仅将影响到新冠疫苗的研发,未来可能影响针对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从而损害美国的利益。

某种层面上,制药商的坚持也可以理解。药物研发是一个缓慢而投入巨大的过程,中间失败的案例不计其数,能够幸存下来的肯定想尽可能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也有制药商表示,贸然开放专利权,势必打击研发积极性,对于长远未来十分不利。如何平衡全球抗疫需求与制药商合理的那部分利益,确实需要更多的协商才能完成。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点。在去年10月那次WTO有关开放疫苗的投票当中,中国表示欢迎开放疫苗专利的提议,只是需要对某些问题作出进一步澄清。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下是过去一周(4月25日-30日)值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